拉布盡頭圖窮匕現,癱瘓香港爭取「民主」?

一眾飯民政治投機份子,廿年來除卻不斷食六四老本貪財;靠壟斷無恥賤媒的優勢「打壓異見」。諸位忽然民主天王、忽然民主女神,你們可以對市民解釋一下為什麼多年來做盡那些癱瘓香港政府施政、濫興訴訟衝擊人口政策、狙擊基建、不斷以暴力、造假老屈紀律部隊等等等「好事」,到底是為了「民主」,定係為主子黎智英(或主子的主子美國華府)做事呢?你們真的害怕(極力阻止)見到香港市民安居樂業,百業興旺,政府施政到位嗎?

立會明續辯論是否先處理架構重組決議案

立法會辯論是否優先處理新政府架構重組決議案,討論超過7小時仍未有結果,會議晚上10時結束,明早9時續會。

多名泛民議員批評政府「打尖」,違反議事規則,不尊重立法會,又指責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配合政府「打茅波」。

支持的建制派議員指,議案有迫切性,立法會主席亦有酌情權處理。

動議只需得到過半數在席議員支持就可通過,立法會就會優先審議決議案,屆時將有超過20條積壓的政府法案要押後。

何俊仁批政府突襲立會

政府下午向立法會動議優先處理改組政府架構重組的決議案,押後處理其他22條議案表決。有建制派議員支持優先處理改組架構的決議,但泛民批評這樣做會延誤其他法案,妄顧財委會仍未通過新架構的撥款申請。

民主黨的何俊仁批評,政府突然將議案「打尖」,排在其他法案在今日審議,是不尊重立法會及議事規則,讓人感到政府是「偷襲」及「突擊」,如果政府一定在今日審議重組架構議案,應在月初向立法會提出,而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批准「打尖」,亦變相鼓勵政府,日後隨時「突襲」立法會。

獨立議員鄭家富亦指出,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應該以理服人,而不應為面子而逼立法會暫停執行規則,認為做法是藐視立法會,比終止「拉布」更可惡。

不過,工聯會的王國興反指,泛民早前「拉布」,令立法會積壓工作,應該負上責任。他又認為,如果立法會要在七月一日後才處理決議案,才是本末倒置。

而政務司司長林瑞麟表示,希望議員支持動議,給下屆政府有效發展,及有效處理和適時回應社會及經濟訴求。

22議案押後讓路架構重組

為趕及七月一日前完成通過政府架構重組方案,政府在立法會「硬闖」三關。先是「破例」在財委會未完成開位撥款前,即把重組決議案今天提交大會表決;其二是改動立法會議程,把二十二條已原定今天表決的法案及決議案押後,讓重組決議案能優先表決;其三是要求立法會大會在下周一、二「讓路」予財委會「加班」撥款。公民黨吳靄儀狠批政府「監粗」通過重組方案,民主黨張文光更指立法會已成為了行政機關的附庸。

新政府架構重組在立法會最重要兩關仍未通過。決議案方面,人民力量議員就決議案提出近三百項修訂,但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日只批准了陳偉業的一百六十七條修訂,黃毓民提出的一百二十七條修訂,則被法律顧問指為越權,裁定全數不可提出,令表決修訂的響鐘時間大幅縮短一半,約需五小時完成。

黃毓民逾百修訂不被接納

政府為保證決議案在本周內通過,昨天去信要求曾鈺成暫停執行《議事規則》,把所有已在議程上的法案及決議案通通押後,所以今天的會議上,完成質詢及沒爭議的法官任命議案後,就立即處理架構重組的決議案。

但財委會開位撥款卻出現變數。財委會經過四天的馬拉松會議,對於架構重組的問題仍未問完,完全未開始審議修訂動議。泛民議員在財委提出共七十一項書面動議,劉慧卿仍未決定是否批准。而人民力量事先張揚的九百項動議若真的提出,劉慧卿又全數批准,可能需要三十小時進行表決。為確保財委會在七一前完成撥款,政府向財委會主席劉慧卿要求,在下周一及周二,即二十五及二十六日,每日加開四節,三日合共加開二十小時會議。據了解,候任辦為加快財會進度,曾意圖連本周六的端午節及周日也不放過,但因工聯會議員不同意才告吹。

財委會下周「加班」商撥款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本已預告,下周一、二將繼續召開大會,曾鈺成昨表示,原則上大會應「讓路」給內會及財會進行會議,他會徵詢議員意見,亦會要求秘書處研究對大會議程的影響,再作決定。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天亦要求劉慧卿在周五加開的會議上立即處理動議,經濟動力召集人林健鋒亦要求劉慧卿就發問「畫綫」,但劉慧卿在會後表示,按立法會的程序,她沒有權力阻止議員提問,但她會與法律顧問研究她應否「畫綫」,而她之後主持的會議時會斟量縮短議員提問時間。

公民黨吳靄儀指立法會已給了很多空間梁振英的重組方案,批評他純為面子,完全不尊重立法會的程序。她指撥款程序都未完成,就要求以決議案修改官員職能,做法絕不妥當。她強調立法會必須以大會先行,如曾鈺成讓路財會開會,對立法會的公信力有絕大影響。

張文光則指如大會上累積的法案與決議案猶如梁振英的「頂心杉」,如不押後,他的重組議案根本無法趕及七一前通過。梁振英先硬闖財委,再改動大會議程,已不只是要求立法機關配合行政機構,而是要立法會變成他的「附庸」。

十年人事港何解跑輸獅城

統計處日前公布港人收入數據,除了顯示貧富差距惡化,工資增長更叫人失望,以家庭月入中位數為例,過去10年實質幅度竟是負2.9%,蹉跎10年。競爭對手新加坡,過去10年實質增長18.1%,此消彼長!為何香港會「窮」過新加坡?

貧富懸殊不利社會和諧,但若果人人工資持續增長,且增幅超過通脹,即使貧富懸殊嚴重,收入低的一群,也會因工資年年「向上流」而減少怨氣,新加坡能做到,可惜香港的情況不是這樣。

收入倒退2.9% 港人窮過10年前

根據統計處公布《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本港家庭月入中位數由01年的18,500元,增至2011年的20,200元,表面增長9.2%,但若計入通脹,在超市一罐豆豉鯪魚賣19元的年代,港人收入倒退2.9%,亦即是說,港人窮過10年前!

新加坡統計局資料則顯示,家庭月入中位數由01年的4,363坡元,增至2011年的6,307坡元,表面增長44.6%,若計入過去10年通脹22.4%後,實質增長仍有18.1%,升幅遠超過香港。

計及新加坡滙率因素,若兌換成港元,新加坡家庭月入中位數達到3.86萬港元,幾乎是港人的1倍,確實叫人羨慕得口水流。

香港曾在亞洲四小龍中叱咤風雲,為何現時落後於人(見表)?

1. 星︰產業政策 港︰放任不管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任教的香港學者葉秀亮指,新加坡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產業,如吸引國際醫藥公司設廠,推動藥劑業,又把沒落的造船業轉型為鑽油台業,保持發展工業,結果成功推動GDP。

葉秀亮表示,港府過度迷信「積極不干預」模式,推動產業發展不力,導致落後他人,結果只剩旅遊業及金融業,還要財富分配不均,引發民怨。他建議港府加快開發新產業,如協助影視業進軍內地。

新加坡推動產業成效高,有工業、科技、旅遊;也有服務業、金融業,但政策全由政府強勢主導,如政府可以免地價及補貼企業,這模式能否應用到本港成為疑問,若港府過分干預市場,可能會遭到商界反彈,甚至被指官商勾結。

2. 星︰人口規劃 港︰人口無策

新加坡與香港的另一項不同之處,是人口政策。星政府瘋狂吸納人才,重金禮聘海外高學歷人士,令人口在過去10年間增長逾100萬人。雖然增長太快,引起當地人不滿,但該國副總理尚達曼今年再強調要引入優秀人才,否則會像台灣般失去競爭優勢。

同受貧富懸殊困擾 港怨氣深

科大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表示,新加坡便是透過吸納人才,補充優質新血,推高整體工資水平,亦抵銷人口老化影響。可是,本港的人口政策則方向不同。雷鼎鳴指出,人口老化、加上每日150個的內地人來港單程證配額,引致本港出現大批低收入、甚至沒有工作收入的家庭,無疑會拉低家庭月入數字。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與新加坡的堅尼系數相近,即是說同樣是全球數一數二貧富懸殊嚴重的城市,但兩地不同之是,新加坡經濟增長快,小市民從工資增長中受惠。更重要的是,當地大部分人居住在公營房屋組屋,也令基層及中產可解決基本生活問題,但香港人卻要捱貴租買貴樓,港人怨氣當然更多。

學者:引入專才 有望拉高薪酬

香港能否參考新加坡?雷鼎鳴表示可以,但阻力之一是本地人抗拒外來人搶飯碗。雷指外地專才雖會奪去高薪職位,但同時亦會帶動薪酬上升、產業發展,對社會有幫助。

候任特首梁振英曾多次拿香港與新加坡比較,以此顯示香港發展慢。誠然,香港經濟在過去10年「跑輸大市」,但跑第1或第10也許意義不大,最重要是未來10年要加速跑,並讓整體市民可分享經濟成果,否則又重複收入增長慢,分配又不公的境況,只會加深市民怨氣。

馬時亨感慨香港社會陷內耗

馬時亨慨嘆香港社會內耗嚴重,各項改革與發展以「蝸牛式」速度進行,香港正被鄰近地區追近。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偉民 攝

重重諮詢拖後腿 望港人終有日醒悟

前問責高官馬時亨,曾從事過地產、建築、證券等多個行業,為官6年期間主理過多項本港重要的金融基建。08年患病退下火線,但仍是近年政商界炙手可熱的人物,經常有傳聞指有人找他「出山」再加入政府。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每個人都有各個階段,做官的階段過去了便不會回頭。」惟作為香港人,眼見香港在這15年間,社會陷入無休止的內耗,領先鄰近地區的幅度正被慢慢追近,令他感到十分感慨,期望港人終有日醒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馬時亨02年加入政府,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07年改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至08年因病請辭。他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笑言,現在看來,離開官場起碼不用通宵「拉布」,但眼見多項對本港很重要的議案及基建被拖延,他坦言覺得很心痛。他舉例指公司法的改革,早在十多年前展開諮詢,03、04年他接手,估不到做這麼多年,到現在也未通過,今屆立法會任期內能否通過也是未知數。

公司法改革拖近10年

「當年覺得公司法太舊,便的起心肝改革公司法,因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金融中心,一定要改革有關法例。開始的時候已知道沒法在我的任內做完,因為工程實在太龐大,牽涉的法律條文眾多又複雜。記得當年給立法會的時間表是希望法例能在2011年完成,現在已延遲了,如果再不能通過就慘了,因為立法會剩下的會期不多,重選後立法會議員換了人,新議員又要重新問問題,結果整個草案需推倒重來。」

馬時亨對於香港目前很多改革與發展,以「蝸牛式」進行最令人難受。重重的諮詢,拖著香港發展的後腿。「回顧15年前即97年,當時我還在做地產,任職熊谷組,整個機場興建只耗時6年,令本港成為亞洲以至世界的交通樞紐。若放在今天,相信計劃沒有那麼順暢了。」馬時亨感慨地說。

昔日6年建成新機場

90年代,當時香港最大承建商之一的熊谷組參與「玫瑰園計劃」,興建機場及所有配套基建。「這個項目我也有份負責,由91至97年,整個機場的基建起好了,前後約6年時間,我記得出席簽約的是當時財政司麥高樂,合約為100億元,包括興建整個機場大樓500萬呎樓面面積;另外建造了北大嶼山幹線、整個機場的填海工程、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機場鐵路等等,6年全部完工。」

「今日機場只是建新跑道,單是環境評估都要兩年,環評後亦未知能否動工。」這就是我這十多廿年來親眼看到、令人氣憤的事。

「除了機場第三條跑道,港珠澳大橋也本應一早做好,但對本港這麼重要的基建卻一拖再拖。」馬時亨續說,有一次去梅窩訪問,有一位前同僚跟他說,建造一條海濱長廊,需時約5年,當時他反問那位舊同事:「興建機場也是6年左右,為何一條長廊要起這麼長時間?」那舊同事表示沒辦法,因為要層層遞進的多次諮詢與申請,當時令馬時亨感到很憤慨。

民主之餘需要平衡

他知道,這是民主必然的代價,香港要民主當然可以,但總要有所平衡,否則鄰近其他地區的發展將全數超越香港。

「故此,經常有人問我,香港這十多年來有否進步?我答案是有進步,不過,鄰近其他地方的進步更大。好比香港駕駛著一架平治,自以為已相當不錯,但其他地區卻駕駛著法拉利,就算現時未爬過香港頭,也追得很接近。作為香港人,一定要有危機意識。」

雖然香港面對此困境,但他笑指自己是個積極樂觀的人,認為港人終有一天會醒悟過來,重新邁步向前走。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投票救香港, 生果黑金港奸所 and tagged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