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能與中國背道而馳

香港,不能與中國背道而馳
──政改失敗所折射之歷史大勢

霍韜晦

(原刊《法燈》397期,2015年7月1日)

香港政改方案已經落幕。這一場戲,真正是勞民傷財:政府費盡唇舌,泛民全線嚴拒。擾攘二十餘月,竟無寸功,浪費多少人力物力。最後表決時更鬧了個大笑話:建制派由大多數變成極少數。不過這樣也好,給香港人一個冷靜的機會,重新認識民主。為了一個西方人拋擲過來的概念,多少人瘋狂,多少人失去理智,失去立場,然後分裂,自相殘殺。誰在那裡偷笑?誰在那裡鼓掌?昧於歷史,我們很容易變成民族罪人。

民主不能只從概念上了解

民主不是不好,但不是所有推行民主的國家都足以令人羨慕。歐洲現在怎麼樣?南美洲怎麼樣?非洲怎麼樣?亞洲怎麼樣?即使美國,其內政也是百孔千瘡,宣傳那麼久的自由與平等,黑人問題就始終不能解決。最近黑人示威更有燎原之勢,使奧巴馬非常頭痛。本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從現實上說,誰沒有問題?所以不必把一些西方人所吹噓的觀念說得那麼美好。

中國人一向重視「聽其言而觀其行」,所以多麼美好的言詞一定要從歷史求證。同一道理,一些惡毒的批評也要從歷史上理解。概念與現實,是有距離的,人不能只活在概念裡。

爭取民主是理想,但甚麼是民主?就不能只從概念上理解。你必須深入了解它的背景、它的動機、它的假設、它的解決方案、和它實踐時所需要的條件。還有,我們也不能只從它的表面涵意看它的優點,還要從內裡來看它的缺點和局限。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世界上絕對沒有永恆不變的圓滿制度。董仲舒說:「天不變,道亦不變」,似乎預設了有一個這樣的制度,但事實上正是由他來建議改制,顛覆了當時的主流文化。

許多人迷信民主,但卻沒有看到西方所有行民主的國家其社會質素已江河日下的事實,這就是觀念之害,沒有看到觀念背後更深刻的問題;也沒有思考能力,以為簡單地推行一人一票的制度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制度須放入人的品質纔有意義

制度其實是中性的,必須放入人的品質、性情、操守、胸襟、氣度、眼光、素養,纔有意義。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樂尚且如此,何況現代的政治設計?離開人的質素,一切設計都是白講。人的悲劇,就是自私,沒有超越自己的大公無私之心,即使最完善的設計也會被污染。

從這個角度看,你纔開始明白中國哲學、中國文化。孔子為甚麼說「仁」?孟子為甚麼道「性善」?董仲舒為甚麼重視「性情」?後世儒者為甚麼要提出道體和心體,乃至「良知」?都是因為他們能看出關鍵:設計不重要,源頭纔重要,初心纔重要。社會上的一切問題、正的、邪的、善的、惡的、美的、醜的,都可上溯至其原始一念。朱熹所謂「源頭活水」,必須保住、必須開發,人生和社會纔有正面的力量。

中國文化不死

這就是中國的理學傳統、經學傳統。解決現實問題不是先從技術下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先立乎其大者」(孟子語)。有本,纔能貫於枝末。

這一個傳統,支撐中國屹立於世二千多年,直到西洋火器東來,纔打破中國的框架。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政治上的不配合,君位的無能,官員的腐敗、異族的入侵、士人的喪志,都是犖犖大者。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當局的自滿與自大,閉關自守,自明中葉以後,達五百年。而這一個時期,正是西方國力上升的時候:文藝復興、理性啟蒙、思想突破、科學登場、技術領先、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與民主自由席捲全球。此衰彼盛,中國自然受盡委屈。

不過,歷史是辯證的,《易經》早就昭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之歷史哲學,所以亦不必太悲觀。關鍵在人能觀自然之變化,而收歛私心,師法天地之德而自勉自勵,纔能適時而變,纔能以「用涉大川」。走過多少冤枉路,付出多少仁人志士的犧牲,纔換來醒覺;也許,這也就是一個偉大民族復興所不能避免之事。只要中國文化不死,新的機運必然到來。

香港人應知抉擇

依此角度來看香港政改、香港和中國的關係,乃至中國復興的使命,你也許會對目前的悶局、死局,開朗很多。今天的對立,不代表明天還有仇怨。我說過:泛民不是敵人,中央也不是誤國。相反,中國在努力中。三十年的開放,並非只是為了經濟,可以說,是為復興打下物質基礎。能這樣看,便全盤皆活。順此便知道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文化和教育:文化回歸生命,教育重新立根。在這舉世道德喪亡、性情閉塞的時代,中國能否以自己的優秀文化向世人展示還有一條拯救之路呢?中國的百年悲劇,是到了結束的時候了。所以,我很高興中國全國上下正在提倡國學,教育部訓示中小學教科書要增加經典和古文,這是自民國元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下令全國停止讀經後所未有過之事。自然,經典應如何讀,還要研究。復興不等於復古,增加古文也不是為了增加文史知識,而是為了文化傳承,返本與開新是同一件事。但正如漢代初年,秦火之後,現在還有通經的伏生嗎?

中國已出現新氣象,身為香港人,不可不知自己立場。活在這個大時代,怎能與中國背道而馳?

這是歷史的抉擇,且看我們有沒有眼光?

Michael_Tanner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國民教育系列 and tagged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